公司新聞News
“我覺得這是我該做的”——訪談礦冶公司高爐作業區3#高爐爐長范得忠
題記: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在鎂光燈的照耀下,也沒有百萬粉絲的吹捧,但在這座鋼城中,在深化改革的大戰場,他的付出融入了沸騰的3#高爐,更走進了3#高爐每位職工的心田,成為照耀鋼城的璀璨群星中亮麗的一顆。他就是以永不服輸的精神,帶領著3#高爐干部職工在深化改革扭虧脫困的道路上踐行著對企業負責的忠誠擔當,踐行著初心與使命的——礦冶公司高爐作業區3#高爐爐長范得忠。
記者在3#高爐見到范得忠的時候,他正在忙碌中,從熱風爐到爐頂上料系統,他邊走邊看,一邊詢問著崗位工夜班生產的情況,一邊做著詳細的記錄,同時做好當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重點及注意事項。與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他才擦拭著臉上的汗水匆匆向記者走來,滿是歉意的語氣:“讓您久等了,每天不走上一圈,心里不踏實。”邊說邊和記者走進了高爐主控室。
其實在公司會議等好多個場合,記者早就聽過范得忠的大名。想象中這樣的人應該是一眼看去沖鋒陷陣、叱咤風云、類似《亮劍》里的李云龍那樣的人,但初見范得忠,一身藍色的工作服,身材不高、面色白凈、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說話的時候有點害羞,不善言辭,看起來就像個剛畢業的學生。從2005年開始,范得忠就一直和高爐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話說:“從走近高爐那一瞬間,我就有種預感, 未來的人生和職業規劃都和這里有關。”
和范得忠的溝通一開始并不算順暢,記者精心準備的很多問題都被他用很簡短的回答輕松帶過,并且偶爾走神,目光總是不由自主的飄向高爐主控的操作電腦。因為了解到范得忠是個做事認真負責的人,記者知道他并不是敷衍我,看他心思還在高爐操作上,只能有些無奈地讓他先去忙工作。
直到中午休息的時候,范得忠才算安心的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話語速不快,但條理清晰、妙語頻出。他告訴記者,他在高爐的十四年工作生涯中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操作崗位時的學習階段,一個是走上管理崗位的歷練階段。
剛進煉鐵的時候,范得忠很是不適應。工作場所無處不在的熱浪、作息時間的不規律和高負荷的勞動強度,他不僅身體疲憊,自己能支配的閑暇時光更是少得可憐。范得忠回憶到:“和我一起進廠的大學生,很多人聽說要三班倒就放棄了,我剛開始也猶豫不決,但沉下心來想自己已經走進了社會,應該要有所擔當,有所貢獻。年輕不怕辛苦,青春理當歷練。”過了倒班這一關,還要克服高溫、煙塵、噪音的工作環境,“12小時,不僅僅是在煉鐵,更是在練人,它磨練了我的意志。”范得忠感謝那段時光使他在性格上得以成長。他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一點點記錄著自己對煉鐵的心得和熱愛,積極學習著每一項技能。范得忠說:“那時候,師傅教我遇到一個問題就講一個問題,我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記下來,我覺得要學好煉鐵技術,就必須把學到的經驗歸納總結,摸透原理做到舉一反三。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很實際的目標,就是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把每一項工作都當作自己歷練和提升的機會,把工作做的好一點,再好一點。”
在與高爐相伴的日日夜夜里,范得忠憑借著認真、負責、好學的品質,一步步走到了爐長的崗位。上任伊始,面對爐況長期不順的困境,他知道急不得,要從根本上改變高爐運行不順,還要從制度上改革,改變對高爐運行每個領導都要“說兩句”的現狀,堅持推行一種思路,來保障高爐順行。公司深化改革給了范得忠改變高爐爐況的機會,“當我知道公司實行爐長負責制的時候特別興奮,因為我等的機會終于出現了,以前領導執行的高爐生產方案不能說不對,但操作方針太多,而且不能長期執行,只要高爐有波動,操作方針就會被否定,一直調整操作方針導致高爐長期不穩定。爐長負責制讓我能夠結合高爐現狀,按照自己的思路制定操作方針,保障高爐長期穩定順行。”當上爐長的范得忠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嚴抓各項技術指標,把控每一爐鐵水生產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明確了工藝調整思路,通過優化高爐操作制度,提升爐況對低品質原燃料條件的適應性,確保高爐實現經濟穩定運行。同時,他制訂并實施了縮小風口面積優化布料方式的工藝技術方案,有效地提升了爐況穩定性,鐵水產量和高爐燃料比等指標得到顯著改善。

在調整爐內操作思路的基礎上,范得忠嚴抓生產組織管理,對不能適應當前生產條件的習慣性操作和生產組織方式進行了變革,進一步加強原燃料質量管理。他要求三大班工長加強與技術室、原料作業區等外圍單位的協調溝通,針對原燃料質量問題提前落實應對措施,將原燃料質量問題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為了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范得忠深入推進操作標準化,狠抓工長能力提升,成立攻關小組,組織工長瞄準制約高爐穩定運行的難題積極開展攻關,為高爐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持續優化筑牢根基。“他確實有一套,就說他對高爐實施的那些措施,立竿見影,有效推動了高爐生產工作的高效穩步發展,3#高爐才形成穩定、高效、低耗、科學的生產組織模式,今年5月,我們3#高爐的產量打破公司歷史最高水平,他帶領我們創造了歷史。”在采訪的過程中,范得忠的同事這樣評價他。
坦白說,記者的這場訪談并不算成功,沒有達到希望的效果。范得忠說的最多的就是高爐工作,對于他的生活和付出,卻總是回避的。在整理近三個多小時的錄音談話時,記者發現了這樣一句話,似乎能詮釋出他為何這樣努力。
“人活在世上,總要做點什么,跟高爐打了這么長時間交道,我不會干別的,只能在高爐上體現我的價值,何況我還是名黨員,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公司,我覺得這些是我該做的。”